2007年11月27日 星期二

[轉載]學者典型:陳旭麓、王元化、張灝



人物評價殊不易。許紀霖先生在訪談中所推崇的三位老師,我們雖然沒有機會交往,但至少可以從訪談內容獲得一種可稱為「典型」的東西。文中有很多話講得很好,我一一劃了線,其中這一段話就值得反覆閱讀思索:「書生氣這個東西,可以使一個人抵抗住很多誘惑,抗拒住急功近利,抗拒住自以為是,抗拒住被放大了的使命感。這種使命感有時候會被誇大,會讓人迷失自我,喪失頭腦的理性,甚至會起到與本意相反的破壞性作用。」

原題:我的三位老師
許紀霖 口述;李翔 整理
原載《生活》雜誌2006年9月號

[連結]



2007年11月10日 星期六

[轉載]如果讓我重做一次研究生

文:王汎森 院士
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
《花研橋語》第八期 2005/12/25出刊
[
原始連結]
這個題目我非常喜歡,因為這個題目,對大家多少都有實際的幫助。如果下次我必須再登台演講,我覺得這個題目還可以再發揮一兩次。我是台大歷史研究所畢業的,所以我的碩士是在台大歷史研究所,我的博士是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取得的。我想在座的各位有碩士、有博士,因此我以這兩個階段為主,把我的經驗呈現給各位。


2007年11月7日 星期三

理論的水泥

朱鴻召將理論比擬為水泥:

人們在用它建構歷史大廈的同時,便將不合乎其框架規範的磗頭板塊拋棄了,然後再將大廈周圍的地面全部澆注成意識形態的水泥地,顯要的位置上擺放幾盆真真假假的香草鮮花。

對此,我個人目前所能做到的就是打開日常生活這個窗口,希望能夠觀賞到水泥地澆注之前的生態面貌。

  ——朱鴻召,《延安:日常生活中的歷史》(桂林: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,2007),頁360-361。

  朱鴻召對於以理論套用在歷史研究之上的不滿顯而易見,而文中的「意識形態水泥地」很可能是指中共按馬列主義的革命理論一成不變地敘述「延安神話」之舉。正因為要符合革命理論的需要,凡是不合乎理論框架的真情實事,便被拋棄,而在朱鴻召看來,那些被拋棄的日常生活內容,才是重要的歷史真貌。

  如果朱鴻召所指的真是馬列主義革命理論,這個把理論比擬為水泥的說法,其實也並不限於革命理論才有意義,它應該還可以用來討論其他的社會理論如何與歷史學結合的問題。

2007年11月2日 星期五

批評與挑戰是進步之源

過去有位修我課的外籍生跟我說,你們中國人(按:這名外籍生沒有「統獨意識」,在他看來,兩岸的人都是"Chinese")真奇怪,總是把別人對你們觀點的批評看作是對人身的批評,是對整個人的否定。他說,在西方國家,上課時學生跟老師辯論得很激烈,下了課照樣一起去打網球;但在台灣,學生向老師的權威挑戰似乎是非比尋常的事,一方面學生不敢挑戰老師,一方面老師也容不下學生的挑戰,似乎把學生對老師觀點提出的質疑,看成是對老師的人身攻擊,等同於否定了老師這個人一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