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11月6日 星期六

〔轉載〕廿年大學之殤——中國大學的困境與出路

張鳴此文發表於2010年10月21日,討論的是1990年至2010年中國大陸高等教育的「改革」與墮落。我將此文轉貼在這裏,供關心台灣高教發展的人對照參考。

由於中國大陸的歷史經驗以及政治、經濟、社會、文化體制與台灣不同,我們在閱讀針砭彼岸高教的文章時,本來就不應該以去脈絡化的方式簡單類比;但是,正因為兩岸體制本來不同,可是在高教發展的某些思惟與作法上卻有驚人的相似之處,這才更應引起吾人關注。

張鳴文章,特別是前半部所批評者,凡是跟台灣相似的地方,或者台灣雖還不至於那麼嚴重,但若照目前方向繼續走下去,也很可能愈來愈相像的地方,我都按照個人的理解,加了底線。

請注意,我講的是相似相像,而不是相同。譬如,文中提到90年代後期,PRC高教當局以(一)投入大量金錢,集中財力,投向少數尖子大學——即台灣的「頂尖大學」——,並且(二)強化大學的行政控制,由行政系統控制分發這些錢,同時(三)實行產業化的方式,來改革大學,使得黨和行政得到強化。台灣的頂大計畫+五年五百億的做法與此相似,也因此加強了行政,但是台灣不會有哪個黨會在這個過程中加強其對教育的控制。另外,中國大陸的高校主要是國有制,私立大學不僅數目有限而且被限制在職業教育方面,此點與台灣很不一樣,所以中國大陸高教改革後,大學行政化與大學產業化的現象,比起台灣,會更加地嚴重。

為什麼兩岸體制差異那麼大,百餘年來基本上是各自發展,近二十年來卻在高教的思惟與作法上有如此驚人的相似之處?我注意到的關鍵是:與世界接軌、國際化、競爭力、美國是尚、SSCI、相信金錢萬能、大學行政化等,也許,這就是癥結所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