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11月2日 星期五

批評與挑戰是進步之源

過去有位修我課的外籍生跟我說,你們中國人(按:這名外籍生沒有「統獨意識」,在他看來,兩岸的人都是"Chinese")真奇怪,總是把別人對你們觀點的批評看作是對人身的批評,是對整個人的否定。他說,在西方國家,上課時學生跟老師辯論得很激烈,下了課照樣一起去打網球;但在台灣,學生向老師的權威挑戰似乎是非比尋常的事,一方面學生不敢挑戰老師,一方面老師也容不下學生的挑戰,似乎把學生對老師觀點提出的質疑,看成是對老師的人身攻擊,等同於否定了老師這個人一樣。


這名學生所講的是他的切身經驗,他往往因為在課堂上提出太多問題和太坦率的批評,而被很多老師視為「麻煩」。

這名外籍生認為,上課時學生提出的問題,對老師是有幫助的,讓老師可以完善其觀點。同樣的,一名學者著書出版,也一樣要面對來自各方面的批評,才有可能在再版的書中做出相應的修正,而提升其著作的水平。

我覺得這名外籍生的看法真是一針見血,點出了台灣學術界不能進步,老師原地踏步的癥結,就在於沒有接受批評,接受挑戰的雅量。

我把這名學生的觀點向另一班的同學轉述,並鼓勵他們提問題,有一位學生就在網路學園中追究此問題的成因,認為是台灣的中小學教育太過強調老師的權威,以致於學生不敢問問題,老師也討厭學生問問題。經過這樣環境培養出來的大學生,很難在一夕之間改變。

我同意上述看法,尤其是中學,除了權威問題外,老師一直有趕進度的壓力,實在無法容許學生提出千奇百怪的問題,往往拋下一句話:「這個問題剛剛不是才講過嗎?」嚇得學生噤若寒蟬,彷彿提出問題是自己的錯。

不止學校的教育不容許學生挑戰老師和提出太多問題,學界也是一樣,我們看不到對於學術著作嚴肅認真的公開批評,大家都在一個狹小的圈子裏「混」,互相總得給個面子,即使有什麼研討會的評論,也多半是隔靴搔癢,或在百分之九十的肯定之外,給一點點不痛不癢的批評。實在說起來,大家都怕「撕破臉」,往後不好相處,或者擔心「得罪人」,今天你批評了他,不知哪天要被「報復」。

問題的關鍵點,就在於本文開頭提到的這名外籍生所說的:「你們中國人真奇怪,總是把別人對你們觀點的批評看作是對人身的批評,是對整個人的否定。」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